- 来源: 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2-01-06 10:56
问题1: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人社部门如何保障本市企业招工用工,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答: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按照“保用工、稳就业、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做好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服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招聘信息发布。及时畅通供需渠道,将企业用工信息通过新余日报、新余人社、新余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和各县区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向劳动者广泛发布。同时,通过制作印刷成招聘信息报纸和岗位信息牌等形式将企业用工信息发布至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委基层人社站所进行宣传,并充分利用基层的宣传栏和显示屏,把招工信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方便求职者能够就近根据需求选择所需。
二是开展小规模送岗下乡活动。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到有富余劳动力的乡镇、社区(村委)面对面开展小规模送岗活动,1月份以来,邀请沃格光电、赣锋锂业等用工需求大的企业到河下镇、欧里镇、观巢镇、下村、水北、罗坊等乡镇及部分农村劳动力较多的村委悬挂宣传横幅,推荐岗位。各县区也组织企业走进乡镇、村委社区召开小型现场招聘会,帮助返乡农民工等未就业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
三是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援助活动,重点面向返乡农民工、城乡贫困劳动力开展了就业援助网络招聘活动 、“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暨春风行动网络招聘会,与步步高联合举办了稳就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其中2月20日我局开展了“2021智汇渝钤·共筑辉煌”新余云直播招聘活动。参加直播企业21家,提供就业岗位2673个,观看直播人数累计53万人次,创我市直播人气之最,直播当天收到应聘简历1223份,初步达成意向307人。5月29日我局在抱石公园举办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户外招聘活动,共有240家民营企业参与,提供包括操作工、专技人员、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类就业岗位近万个。
2021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招聘会85场,累计提供岗位数3.02万个,参与招聘会2.6万人次,共达成就业意愿0.51万,人社部门通过搭建人力资源招工平台,帮助有就业需求的各类劳动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本地企业稳定用工,保障了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问题2:企业缴纳社保费有什么优惠政策吗?
答: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自2019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自2019年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全省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上年度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2号)文件规定,失业保险继续执行降费率政策,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失业保险总费率降至1%,其中单位0.5%、个人0.5%。
问题3:目前正在开展第十二次高层次人才认定,请问我市高层次人才是怎么分类的?如何申报认定?认定了高层次人才能享受哪些政策呢?
答:根据我市《关于实施促进人才发展政策三十条的意见》(余发〔2018〕10号文件)规定,目前我市高层次人才划分为五大类,分别为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市级领军人才、市高级人才,其中又具体细分了A、B类等小类,基本涵盖了工农科教文卫体等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认定条件分类比较多而且详细,因时间关系,在这就不一一介绍,有需要了解的,请查阅上述文件的附件《新余市人才分类目录》。
高层次人才申报认定的程序是: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查、县(区)人才办和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认定、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公示认定结果、下发文件公布认定通过人员名单。
高层次人才可享受的政策有:经认定后,引进及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公积金优惠、家属就业、子女就学、医疗保健、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其中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可享受人才公寓、安家补贴、生活补贴、养老保险费补缴等政策;本土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还可享受1.2万元一次性本土人才津贴。
问题4:民营企业员工怎么申报职称?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现在的职称申报和评审都是通过网上即“江西省人事人才一体化职称申报系统”进行,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不受人事档案、户籍等限制,按属地原则通过民营企业直接向企业所在地县(区)人社局职称管理部门申报。
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有以下优惠政策:一是开辟“绿色通道”。对有突出贡献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论文、外语、继续教育等限制,可直接申报审定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二是降低“申报门槛”。对工作年限较长的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适度降低学历条件,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可降低至大专学历。本科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3年以上并现仍在企业工作的人才,可不受初级职称“台阶”限制,直接申报中级职称评审。三是搭建“立交桥”。支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评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四是开动“直通车”。打破学历、台阶、专业测试、论文、奖项、课题等限制,采取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对业绩突出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直接审定高级经济师职称。